当前位置: 首页  >  面向产业界  >  成果发布  >  健康领域  >  正文

治疗躁郁症和抑郁症的新靶点及潜在药物候选物

2021/06/16

01

所属领域

生物医药、神经疾病、基因治疗、临床诊断

02

项目介绍

2.1 痛点问题

抑郁类精神疾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危害最严重的人类疾病,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7-10%,躁狂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1-3%。然而,约70%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救治,这主要是由于精神疾病的药物研发并不像大多数疾病那样由机理研究指导药物研发,而是反过来,由药物研发指导了机理研究。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目前主流的精神疾病药物靶点与发病的关系不大,虽然它们确实能起到调节精神行为的作用。因而,这些靶点存在很多先天性的不足和局限性,是导致患者出现各种治疗困境甚至是无药无医的主要原因。本项目立足于躁狂抑郁症和抑郁症的底层机理研究,围绕对躁郁症发病和遗传起核心作用的致病因子Syt7以及一系列针对抑郁症的新型靶点,以病人多能干细胞分化的类脑器官作为平台,进行小分子药物和基因疗法的开发。该项目成果不仅能克服目前主流抗躁郁/抑郁药靶点的先天不足,而且有望为目前70%无药可用的患者带来较大的治疗希望;并且,立足于这些靶点,促进抑郁类疾病的临床分子诊断,推动抑郁类精神疾病的临床诊疗的进步。



2.2 解决方案

技术核心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姚骏团队结合干细胞、类脑和基因编辑技术研究精神疾病的发病机理,在研究领域中首次发现对躁郁症的发病和遗传起关键作用的Syt7通路和对抑郁症发病起关键作用的分子通路,解析了Syt7通路导致躁郁症发病的分子机制,论证了Syt7及其相关分子作为治疗躁郁症或抑郁症的新药靶点的可行性。目前,以Syt7为核心,姚骏教授团队的扩展研究已经发现多个对躁郁症和抑郁症具有较好疗效的新型药物靶点。

预期产品及服务

调节Syt7和其它针对躁郁症/抑郁症的新型靶点的基因表达和蛋白功能的小分子药物、基因疗法(RNA疗法、AAV病毒疗法)、以检测Syt7和其它扩展靶点的表达和分子活性为目标的临床诊断试剂盒。

2.3 竞争优势分析

目前,主要的神经疾病中,仅有阿兹海默症具有生物标记物用于临床诊断,抑郁症和躁郁症等均无可用于临床的分子标记物。本项目利用从躁郁症/抑郁症病人的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的神经元/类脑器官中筛选出的Syt7分子标记物,经研究证实,在病人血清中检测确认在躁郁症病人体内存在缺陷,并且Syt7表达缺陷与发病直接相关,因而是可靠的疾病诊断标记物,具有独家首发优势。

在药物研发方面,全球主要的大药企如Pfizer和强生等均有上市或在研的抗抑郁药和抗躁狂药,主要药物靶点仍是传统的针对多巴胺和五羟色胺神经递质系统。然而,这些药物均存在起效慢、副作用多、对病人有选择性等弱点。重要的是,近十余年来的研究越来越显示,多巴胺和五羟色胺神经递质系统的缺陷很可能不是致病的主要成因,而是靠对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来缓解症状。情绪稳定剂如锂盐等对病人存在较大的选择性,并且也有较大副作用。相比而言,本项目则利用从病人干细胞分化的神经元中筛选出的新型靶点,经在病人血清中检测确认在病人体内广泛存在缺陷,因而针对这些靶点的药物较大可能能够克服以上弱点,从根子上缓解疾病的症状,并且副作用较小。该研究成果已经申请国内发明专利,并已申请PCT国际专利申请。



2.4 市场应用场景

抑郁症目前是除心血管疾病外发病率最高的人类疾病,我国患有抑郁症的人口约有9700万,躁郁症保守估计应不低于1400万人。2014年,全球抗抑郁药市场达155亿美元,2020年超过280亿美元,而我国以4.8%的市场份额仅列全球第四位。从2014年至今,中国抗抑郁市场上升了约50%,未来仍有很大上升空间。当前,抗躁郁症药物研发仍然是重大难题,目前处于管线中的抗躁郁药物研发仍然主要是针对旧的靶点,并且是伴随抗精神分裂药物的研发进行,难以改变目前抑郁症治疗的困境。本项目的成果不仅能克服目前主流抗躁郁/抑郁药靶点的先天不足,而且有望为目前70%无药可用的患者带来较大的治疗希望;并且,立足于这些靶点,促进抑郁类疾病的临床分子诊断,推动抑郁类精神疾病的临床诊疗的进步。

2.5 发展规划

本项目未来的产品管线包括小分子药和基因治疗方法。针对小分子药物,已完成针对Syt7靶点的先导化合物确定阶段,针对其它靶点的药物目前处于小分子设计筛选阶段;针对基因治疗方法,已完成针对Syt7靶点的RNA设计优化阶段。

下一阶段,计划成立衍生企业,开展针对Syt7的先导化合物优化、药理药效检测、临床诊断试剂盒的研发,以及基因治疗药物的优化筛选和递送手段优化。预计三年内进入药物的临床I期研究阶段。

03

合作需求

1.风险投资或产业投资;

2.地方政府支持及落地需求。

04

团队介绍

姚骏,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端人才特聘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基金委、科技部基金评委、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RC)基金评委,长期从事精神疾病的发病机理研究,在躁狂抑郁症和重性抑郁症的发病机理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获得《自然》杂志主办的自然科研全球影响力奖、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等。

05

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老师

E-mail:zhangxinrui@tsinghua.edu.cn

成果编号:2021066

注: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