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2025 专利展示(十七)

    2025/07/09

    五十一、一种ZnO基稀磁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CN2011101665206

    专利类型:授权发明

    发明人:潘峰 | 王钰言 | 曾飞 | 陈光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nO基稀磁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ZnO基稀磁薄膜,包括基片、位于基片上的稀磁薄膜和反铁磁薄膜;其中,构成稀磁薄膜的材料为Zn1-xTMxO,所述Zn1-xTMxO中,x为0.2%-10.0%,优选3%-5%,TM为过渡金属元素;构成反铁磁薄膜的材料选自过渡金属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通过在ZnO基稀磁薄膜上沉积一薄层反铁磁薄膜或在反铁磁薄膜上沉积一层稀磁薄膜来提高ZnO基稀磁薄膜的室温铁磁性,利用室温铁磁性TM:ZnO薄膜和反铁磁薄膜的界面近邻效应,使双层膜结构的室温饱和平均原子磁矩(μB/Co)相对单层稀磁薄膜结构的平均原子磁矩明显增大。

    五十二、蹲坐两用坐便器

    申请号:CN2023307554249

    专利类型:外观设计

    发明人:刘新 | 黄俊铭 | 梁骥 | 薛舒豪

    摘要: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蹲坐两用坐便器。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粪尿分集蹲坐两用的坐便器。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产品的形状。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5.仰视图不常见,省略仰视图。

    五十三、一种任意曲面壁面法向定位方法

    申请号:CN2019105205443

    专利类型:授权发明

    发明人:刘锦生 | 王庆洋 | 傅奇星 | 徐胜金

    摘要:本发明属于测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任意曲面壁面法向定位方法。采用两台相机获取操作工具与其在壁面的镜像,通过二值化图像识别技术处理图像,从而在图像上找出操作工具的中心线和其镜像的中心线,判断操作工具的中心线和其镜像的中心线是否共线,由成像特性知,实物和镜像关于镜面对称,当实物垂直于镜面时,也即实物的中心线处于曲面壁面的法向上时,其镜像的中心线也处于曲面壁面的法向上,实现了曲面壁面的法向定位;可用于曲面壁面剪应力测量时,法向定位时探头不与壁面接触,减少了壁面碰撞对探头的损坏;也可用于曲面零件的加工,适用范围广;两台相机可以满足不同曲率的曲壁面的法向的准确定位。

    五十四、一种壁面剪应力测量方法

    申请号:CN2019105205439

    专利类型:授权发明

    发明人:徐胜金 | 刘锦生 | 傅奇星

    摘要:本发明属于流体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壁面剪应力测量方法。其中壁面剪应力的测量方法中采用平行阵列热线探头一次性同时测量近壁区粘性底层中的距离壁面不同高度的两个位置点的速度,因脉动流速很小,由脉动流速产生的附加剪应力也很小,在粘性底层粘滞剪应力起主导作用,粘性底层中的速度与壁面距离是呈线性分布的,其斜率(U2-U1)/d与动力粘度系数μ的乘积即为剪应力;测量时将平行阵列热线探头搭载在机械臂上,通过上位机控制机械臂控制驱动器驱动机械臂移动来调整,可以实现壁面不同位置进行快速移动,很好的解决了壁面不同位置剪应力的测量需求。

    五十五、一种实验用高精度数字化自动水位测试系统

    申请号:CN2016208306556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发明人:苏伯尼 | 黄弘 | 张楠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用高精度数字化自动水位测试系统,包括:电源;导电探针,与电源连接;驱动机构,用于根据驱动指令驱动导电探针升降移动;接地模块,用于使待测溶液接地;位移传感器,用于采集导电探针的位置信息;控制模块,分别与驱动机构和位移传感器连接,控制模块用于向驱动机构发送驱动指令,控制模块还用于在电源、导电探针、待测溶液和接地模块之间形成通路时获取导电探针的第一位置信息,控制模块还用于在导电探针接触待测溶液的底面时获取导电探针的第二位置信息,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导电探针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得到待测溶液的深度信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测量结果精度高且无需进行换算。

    五十六、一种实验用高精度无线数字水深传感器系统

    申请号:CN2016208765788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发明人:苏伯尼 | 黄弘 | 张楠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用高精度无线数字水深传感器系统,包括主机和从机,从机包括敏感元件、电容数模转换模块和从机无线通信模块,敏感元件通过平行板电容器结构测量被测水的电容值,并依次通过电容数模转换模块和从机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给主机;主机接收从机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的电容信号。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测量精度高,测量速度快,并且可以用于波动、不稳定水流的水深探测;仅有一根金属丝与水接触,对水流影响小。

    五十七、收线器

    申请号:CN2015203675831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发明人:赵金龙 | 黄弘 | 张楠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收线器,包括:本体,本体为可折叠的柔性件;多个固定柱,多个固定柱分别设在本体的同一表面上,耳机线适于缠绕在固定柱上;多个限位件,每个限位件可拆卸地设在其中一个固定柱上以定位缠绕在固定柱上的耳机线;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分别设在本体上且邻近本体的边沿设置,本体折叠时,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配合以将本体定位在折叠状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收线器,通过设置在本体上的固定柱和限位件使耳机线整齐有序地固定在收线器内,同时通过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的配合将本体固定在折叠状态,既保护了耳机线,又减小了耳机线的占用空间。

    五十八、测量燃烧油层厚度的装置

    申请号:CN2016105334968

    专利类型:授权发明

    发明人:赵金龙 | 黄弘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燃烧油层厚度的装置,包括:支撑装置、供气装置、出气装置、测温装置、驱动装置、记录装置和控制装置。供气装置提供与油品蒸汽反应的气体;出气装置与供气装置连通且一端设有喷嘴;喷嘴与测温装置的测温探头固定在一起,可通过控制装置上下同步移动。每次移动一定步距,随后喷嘴喷出一定量气体,观察测量温度变化。当测温探头和喷嘴由油品内部移到界面位置处,喷嘴喷出的气体即可与油品蒸汽发生燃烧反应,测温探头检测到温度突变,即捕捉到油品与蒸汽的分界面的位置,记录装置记录测温探头从底面向上移动的距离即薄油层厚度。根据本发明的测量燃烧油层厚度的装置,可准确检测薄油层的厚度。

    五十九、控制燃烧油层厚度的装置

    申请号:CN201510294396X

    专利类型:授权发明

    发明人:赵金龙 | 黄弘 | 张楠 | 赵景宇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燃烧油层厚度的装置,包括:燃烧油池,连通油池,储油池,挡油斜壁和间接供油液池。连通油池通过连通管与燃烧油池连通。储油池设在连通油池外用于接收从连通油池溢出的油品。环形的挡油斜壁的上端与连通油池的上边沿相连。间接供油液池设在储油池的上方,通过供油管与连通油池连通。根据本发明的控制燃烧油层厚度的装置,通过在连通油池的上方设置间接供油液池,间接供油液池通过供油管不断向连通油池供给油品,使连通油池始终发生溢流,从而保证连通油池内油品的高度相对不变,进而保证燃烧油池内油品的高度不变。由此,可以精确控制燃烧油层的厚度,提高了装置的灵敏度,扩大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六十、控制燃烧油层厚度的装置

    申请号:CN2015203715877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发明人:赵金龙 | 黄弘 | 张楠 | 赵景宇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制燃烧油层厚度的装置,包括:燃烧油池,连通油池,储油池,挡油斜壁和间接供油液池。连通油池通过连通管与燃烧油池连通。储油池设在连通油池外用于接收从连通油池溢出的油品。环形的挡油斜壁的上端与连通油池的上边沿相连。间接供油液池设在储油池的上方,通过供油管与连通油池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燃烧油层厚度的装置,通过在连通油池的上方设置间接供油液池,间接供油液池通过供油管不断向连通油池供给油品,使连通油池始终发生溢流,从而保证连通油池内油品的高度相对不变,进而保证燃烧油池内油品的高度不变。由此,可以精确控制燃烧油层的厚度,提高了装置的灵敏度,扩大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六十一、一种影像引导放射治疗装置

    申请号:CN2010101576797

    专利类型:授权发明

    发明人:王石 | 陈怀璧 | 康克军 | 吴朝霞 | 李元景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影像引导放射治疗装置,包括:机架、加速管、准直器、治疗床、成像屏和计算机系统;其中,所述加速管和成像屏相对180度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准直器安装在加速管机头前端,所述治疗床安装在机架外部,所述计算机系统,用于控制加速管、准直器、治疗床和成像屏;所述加速管采用KV/MV同源双束加速管,其工作模式包括KV模式和MV模式,其中,KV模式产生用于成像的KV级射线,MV模式产生用于治疗的MV级射线。本发明用以实现高质量的影像引导放射治疗。

    六十二、多物种特征选择及鉴定未知基因的方法

    申请号:CN2016108069288

    专利类型:授权发明

    发明人:鲁志 | 胡龙

    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多物种特征选择及鉴定未知基因的方法,属于生命科学领域。所述多物种特征选择的方法,包括对覆盖全基因组的小片段区域进行特征赋值和贴注标签处理及物种内、物种间特征选择部分。本发明依靠整合不同物种间的基因共性来构建高效、准确的计算方法,用于准确鉴定和描述未知基因。

    六十三、基于PN序列自相关的自适应DTMB频谱检测方法

    申请号:CN201410782702X

    专利类型:授权发明

    发明人:王军 | 罗子威 | 张超 | 阳辉 | 薛永林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N序列自相关的自适应DTMB频谱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DTMB频谱,并进行基于伪噪声序列PN序列自相关的粗判决以获取第一判决统计量TPNAC和第一判决门限γPNAC;根据第一判决门限γPNAC设置第一门限阈值γ1和第二门限阈值γ2,以初步判断状态;在初步判断状态之后,进一步进行基于不等间隔PN序列累积自相关的细判决,以获取判决统计量和判决门限从而判定DTMB频谱的状态。本发明实施例的检测方法,通过设置双门限阈值,实现采用基于伪噪声序列PN序列自相关的粗判决和基于不等间隔PN序列累积自相关的细判决,有效提高频谱检测性能,并且降低计算复杂度,很好地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六十四、一种低低星星跟踪卫星重力场测量性能解析计算方法

    申请号:CN2013104545953

    专利类型:授权发明

    发明人:张育林 | 王兆魁 | 刘红卫 | 范丽

    摘要:一种低低星星跟踪卫星重力场测量性能解析计算方法,获取低低星星跟踪重力卫星系统参数;计算重力卫星载荷测量误差对地球引力非球形摄动位功率谱的影响,进而得到反演重力场模型的位系数阶误差方差;与Kaula准则给出的位系数阶方差比较;计算反演重力场模型的大地水准面阶误差及其累积误差、重力异常阶误差及其累积误差;将计算得到的重力场测量有效阶数、大地水准面精度、重力异常精度等等汇总,即为低低星星跟踪重力场测量性能。本发明可以快速、定量评估重力场测量效果,获取重力卫星系统参数对重力场测量性能的影响规律,避免了卫星重力场测量数值模拟所带来的计算时间长、无法获取系统参数影响规律等缺陷。

    六十五、一种低低星星跟踪卫星重力场测量性能解析计算方法

    申请号:CN2013104545953

    专利类型:授权发明

    发明人:张育林 | 王兆魁 | 刘红卫 | 范丽

    摘要:一种低低星星跟踪卫星重力场测量性能解析计算方法,获取低低星星跟踪重力卫星系统参数;计算重力卫星载荷测量误差对地球引力非球形摄动位功率谱的影响,进而得到反演重力场模型的位系数阶误差方差;与Kaula准则给出的位系数阶方差比较;计算反演重力场模型的大地水准面阶误差及其累积误差、重力异常阶误差及其累积误差;将计算得到的重力场测量有效阶数、大地水准面精度、重力异常精度等等汇总,即为低低星星跟踪重力场测量性能。本发明可以快速、定量评估重力场测量效果,获取重力卫星系统参数对重力场测量性能的影响规律,避免了卫星重力场测量数值模拟所带来的计算时间长、无法获取系统参数影响规律等缺陷。

    六十六、一种基于阵列影像的内卫星相对状态测量系统及其方法

    申请号:CN2014103230683

    专利类型:授权发明

    发明人:张育林 | 王兆魁 | 韩大鹏 | 侯振东 | 范丽 | 党朝辉 | 安梅岩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阵列影像的内卫星相对状态测量系统及其方法,包括内卫星、容纳内卫星的外卫星腔体、内卫星锁紧与释放机构和阵列影像定位系统;阵列影像定位系统包括发光阵列、接收阵列、驱动与采样电路和状态解算单元;发光阵列由N个激光器构成,接收阵列由N个接收器构成;驱动与采样电路接收星载计算机的控制指令,并根据该控制指令驱动发光阵列上的激光器工作,并对接收阵列上各接收器采集到的信号进行采样;状态解算单元解算出内卫星的相对状态。在测量内卫星相对状态时,对内卫星轨道的干扰极低,量程可覆盖内卫星腔体的全区域,测量精度在毫米量级,可满足重力场测量等空间科学任务对内卫星相对状态测量的需求。

    六十七、基于在轨参数辨识和偏置的卫星跟飞长期摄动补偿方法

    申请号:CN2017105221964

    专利类型:授权发明

    发明人:王兆魁 | 蒋超 | 范丽 | 李泰博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在轨参数辨识和偏置的卫星跟飞长期摄动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轨辨识沿迹角相对漂移率;步骤二:在给定的控制时刻下,基于步骤一得到的沿迹角相对漂移率,计算跟踪星的轨道半长轴偏置量;步骤三:给出控制时刻的跟踪星轨道半长轴,根据轨道动力学模型,得到进行轨道半长轴偏置控制所需的跟踪星速度增量。具有以下优点:(1)对控制时间没有要求,提高了编队保持控制的灵活性;(2)控制燃耗低,有效减少了卫星编队的燃料载荷;(3)控制一次可以实现长期的自然保持,降低了控制频率。

    六十八、一种短基线相对轨道摄动重力场测量性能的评估方法

    申请号:CN2015108965680

    专利类型:授权发明

    发明人:王兆魁 | 刘红卫 | 张育林 | 范丽 | 侯振东 | 赵泽洋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短基线相对轨道摄动重力场测量性能的评估方法,以解析的形式建立了短基线相对轨道摄动重力场测量性能与任务参数之间的关系,因此,只要获取到重力场测量任务参数,并输入到解析关系式中,即可快速分析得到重力场测量性能,包括:重力场测量有效阶数、大地水准面精度、重力异常精度等等,具有分析速度快、便于快速进行重力场测量任务参数优化设计的优点,克服了传统上所采用的数值模拟法带来的计算时间长、难以获取任务参数对重力场测量性能影响规律等缺陷。

    六十九、一种体感微低重力模拟装置

    申请号:CN2022101299246

    专利类型:授权发明

    发明人:王兆魁 | 韩大鹏

    摘要: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体感微低重力模拟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支撑框架、重力平衡组件和人机系统;缓冲组件,与支撑框架连接,独立于重力平衡组件设置;传动组件,将缓冲组件的势能通过重力平衡组件传递至人机系统;所述缓冲组件部分或者全部补偿重力平衡组件和人机系统的重力。本发明进行微低重力模拟训练或体验,可模拟的时间不限,可模拟的重力连续可调,调节过程简单;装置占地面积小易部署,且能够在地面条件下实现了微低重力的模拟,实现简单,成本低,模拟值可调节,且能够达到较高的模拟精度。

    七十、一种体感微低重力模拟装置的缓冲组件及模拟装置

    申请号:CN2022101298277

    专利类型:授权发明

    发明人:王兆魁 | 韩大鹏

    摘要: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体感微低重力模拟装置的缓冲组件及模拟装置,所述体感微低重力模拟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和与之连接的重力平衡组件;缓冲组件,独立于重力平衡组件设置在支撑框架内的上半部分,用于向重力平衡组件提供势能以实现其重力平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所述缓冲组件与重力平衡组件独立设置,向重力平衡组件提供势能以实现其重力平衡,提升技术人员计算失重的模拟量精确度的同时,还减小缓冲组件的安装难度的同时,实现缓冲组件安装的模块化处理。

    七十一、一种体感微低重力模拟装置的缓冲组件及模拟装置

    申请号:CN2022101299231

    专利类型:授权发明

    发明人:王兆魁 | 韩大鹏

    摘要: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体感微低重力模拟装置的缓冲组件及模拟装置,所述体感微低重力模拟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和与之连接的重力平衡组件;缓冲组件,独立于重力平衡组件设置在支撑框架内,用于向重力平衡组件提供势能以实现其重力平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所述缓冲组件向重力平衡组件提供势能以实现其重力平衡的同时,且与重力平衡组件分离安装,减小缓冲组件的安装难度的同时,实现缓冲组件安装的模块化处理。

    七十二、一种用于体感微低重力模拟装置的主动补偿方法

    申请号:CN2022101299265

    专利类型:授权发明

    发明人:王兆魁 | 韩大鹏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用于体感微低重力模拟装置的主动补偿方法,所述体感微重力模拟装置包括重力平衡组件、向所述重力平衡组件提供缓冲势能以至少部分平衡人体重力的缓冲组件,所述主动补偿方法包括:S1:获取微低重力模拟装置产生的附加力矩;S2:根据附加力矩向所述体感微低重力装置输出相反方向的补偿力矩。本发明根据获取的附加力矩输出反向的补偿力矩,使得宇航员在训练系统中步行的效果与在月球表面及火星表面实际行走的效果一致或者接近,提高主动补偿的效率,提高装置模拟的精度。

    七十三、一种体感微低重力模拟装置的主动补偿组件及模拟装置

    申请号:CN2022101297151

    专利类型:授权发明

    发明人:王兆魁 | 韩大鹏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体感微低重力模拟装置的主动补偿组件,体感微低重力模拟装置包括重力平衡组件、主动补偿组件,重力平衡组件受缓冲组件提供的弹性势能实现重力平衡,重力平衡组件至少包括具有一个自由度的平行四边形结构,体感微低重力模拟装置包括主动补偿组件,主动补偿组件设置在平行四边形结构的至少一个关节点,向重力平衡组件提供与体感微低重力模拟装置产生的附加力矩方向相反的补偿力矩;其中,关节点设置为平行四边形结构相邻连接杆的连接处。本发明根据获得的重力模拟装置产生的附加力矩,输出主动补偿力矩,使得补偿力矩能够抵消或者减小附加力矩值,提高微低重力模拟装置的模拟精度,达到理想的微低重力状态。

    七十四、一种体感微低重力模拟装置的调节组件及模拟装置

    申请号:CN2022101299284

    专利类型:授权发明

    发明人:王兆魁 | 韩大鹏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体感微低重力模拟装置的调节组件,所述体感微低重力模拟装置包括沿高度方向延伸的支撑框架和独立于所述支撑框架的重力平衡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框架,所述调节框架沿高度方向上下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内,所述调节框架与所述重力平衡组件的一端相连接,使得所述重力平衡组件的离地高度与空间站的工作平台高度相适应。本发明中采用上述方案,通过使调节组件沿高度方向相对于支撑框架上下移动,降低调节难度,提高了调节的效率,并且提高体感微低重力的调节范围。

    七十五、一种体感微低重力模拟装置的传动组件及模拟装置

    申请号:CN202210129927X

    专利类型:授权发明

    发明人:王兆魁 | 韩大鹏

    摘要: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体感微低重力模拟装置的传动组件及模拟装置,所述体感微低重力模拟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和与其连接的重力平衡组件;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设置于支撑框架内用于接收势能,另一端与重力平衡组件连接将所述势能传递至重力平衡组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所述传动组件将缓冲组件和重力平衡组件进行连接的连接结构,通过传动组件的连接结构将缓冲组件的势能传递至重力平衡组件,能够通过对传动组件进行调节,进而对体感微低重力模拟装置的模拟量的调节。

    七十六、大挠性飞行器减载控制实验系统及方法

    申请号:CN2021106195709

    专利类型:授权发明

    发明人:王兆魁 | 卓清琪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挠性飞行器减载控制实验系统及方法,使用悬臂梁模拟大挠性飞行器结构。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悬臂梁,实时获取所述大挠性飞行器结构应力与形变状态,解耦姿态和弹性变形信息。通过光纤光栅解调仪将实时形变信号传输给测量和自动化平台。高速相机拍摄所述悬臂梁形变画面,图像经过处理可以得到所述悬臂梁的精确形状,作为解算算法的参考,用于验证解算的准确性。利用减载控制算法对所述大挠性飞行器结构进行减载控制仿真,验证基于形变的减载控制方法的减载效果与鲁棒性,为新一代大挠性飞行器结构设计奠定技术基础。


    欢迎大家关注以上专利,如有合作意向,请于2025年88前联系:ottip@tsinghua.edu.cn(邮件中标明“专利展示”咨询合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