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2025 专利展示(四)

    2025/03/27

    五十九、表征遗传毒性的重组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申请号:CN200910083281.0

    专利类型:授权发明

    发明人:李广贺 | 黄巍 | 宋一之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征遗传毒性的重组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该重组菌是染色体的recA基因中含有报道基因的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ADP1;所述报道基因与recA基因具有共同的启动子。所述recA基因中还可含有筛选标记基因,所述筛选标记基因位于所述报道基因的3’末端;所述筛选标记基因带有启动子。该重组菌暴露于遗传毒性的物质或具有DNA损伤能力的辐射后,报道基因表达产生报道产物,报道产物的量与遗传毒性呈剂量效应关系,可被用于评价样品的遗传毒性和辐射的DNA损伤强度。

    六十、一种用于地下水原位修复的胶体缓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CN201610140789.X

    专利类型:授权发明

    发明人:李广贺 | 杨硕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水原位修复的胶体缓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胶体缓释材料是由活性修复剂的溶液与胶体二氧化硅充分混合形成的胶体悬浮液,其中以质量比计,活性修复剂的溶液:胶体二氧化硅=93~99:1~7;所述的胶体悬浮液的初始粘度小于60cP,在注入地下含水层后粘度随时间逐渐增加,最后形成半固体凝胶,活性修复剂被逐渐释放到含水层中;本发明一方面保证缓释材料初始注入粘度小于60cP,降低注入地下的难度,可在多种类型条件的污染场地推广;另一方面材料逐渐形成凝胶后,活性修复剂的释放时间延长5‑7倍,避免流体修复剂损失和多次重复施工的缺陷,节约成本,提高地下水修复效率。

    六十一、一种于污泥中回收磷酸铁方法

    申请号:CN201110375682.0

    专利类型:授权发明

    发明人:蒋建国 | 宫常修 | 杨世辉

    摘要:一种于污泥中回收磷酸铁方法,先将污泥破解预处理、离心分离,得到固体残渣,再将固体残渣溶解于盐酸中,离心分离,取上清液作为第一磷酸铁分离母液;同时将固体残渣灼烧后溶解于盐酸中,离心分离,取上清液作为第二磷酸铁分离母液;以FeCl3和H3PO4配置PO43-和Fe3+过饱和溶液作为配制母液,然后向第一、二磷酸铁分离母液中加入FeCl3溶液,再以NaOH溶液调高经过第三步处理的第一、二磷酸铁分离母液pH以及第二步制作的配制母液pH,当pH调整到2.5~4.5时,三种溶液中都出现黄褐色沉淀,离心分离、漂洗烘干得到固体沉淀,最后分析确定产物为磷酸铁,本发明能够对污泥中的磷元素进行回收。

    六十二、一种基于亲和素-生物素系统细胞图形化芯片及其制备和应用

    申请号:CN201210511033.3

    专利类型:授权发明

    发明人:任大海 | 尤政 | 夏亦秋 | 王俊 | 谢锦宇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生物微系统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亲和素-生物素系统细胞图形化芯片及其制备和应用。此方法利用光刻和化学沉积的方法制备亲生物性的六甲基二硅胺点阵列以及生物钝化的聚乙二醇图形化区域;然后在六甲基二硅胺点阵列上形成牛血清白蛋白-生物素、亲和素和生物素化细胞的三明治结构,从而定向排布细胞,实现细胞的分离与定位。本发明的方法所用材料简单,方法简便;通过对HMDS阵列的大小以及排布方式的控制来实现对细胞阵列的排布进行控制;可用于各种细胞的图形化;在芯片的后续检测应用中,单细胞阵列不易被破坏;所用材料以及生化物质对细胞活性影响不大,能够使其用于活体细胞的检测。

    六十三、一种基于并联模块的多轴联动装置

    申请号:CN201410001496.4

    专利类型:授权发明

    发明人:谢福贵 | 刘辛军 | 周艳华 | 汪劲松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并联模块的多轴联动装置,属于数控装置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动平台、定平台和U型架,以及连接所述定平台和U型架之间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支链,连接所述动平台和定平台之间的第四支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支链分别与定平台和U型架连接,U型架通过转动副与动平台连接,所述第四支链与定平台和动平台连接,形成一个空间并联闭环机构,通过四个输入驱动动平台实现三个移动和一个转动自由度;该装置还可包括一个环形导轨或工作台,所述空间并联闭环机构与该环形导轨或工作台构成一个可实现多达五轴联动的混联装置。该结构形式可实现立卧转换,具有较高的转动输出能力。

    六十四、单磨粒磨削实验装置

    申请号:CN201410680730.0

    专利类型:授权发明

    发明人:王罡 | 聂振国 | 林永亮 | 融亦鸣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磨粒磨削实验装置,包括:转盘;转盘驱动部件,转盘驱动部件设置成用于驱动转盘绕转盘的中心轴线转动;磨削工件,磨削工件为回转体,磨削工件同轴地安装在立式车床转盘上;进给部件,进给部件相对转盘的中心轴线可靠近或远离,进给部件上设置有金刚石单磨粒且金刚石单磨粒相对进给部件可拆卸;以及测力装置,测力装置与金刚石单磨粒抵接配合且用于在进行磨削实验过程中测量由金刚石单磨粒反馈的磨削力参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单磨粒磨削实验装置,能够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实验精度和实验便利性。

    六十五、一种基于可调节微磁场的细胞阵列芯片

    申请号:CN201210479206.8

    专利类型:授权发明

    发明人:任大海 | 尤政 | 王俊 | 谢锦宇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可调节微磁场的细胞阵列芯片。此芯片由基底层、接地层、第一绝缘层、微线圈阵列层、第二绝缘层、铁磁体层、第三绝缘层依次层叠而成,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铁磁体层和第三绝缘层上分别刻蚀有导电窗口;微线圈阵列层由微线圈阵列和正极焊盘构成,铁磁体层对应微线圈阵列层的微线圈有通孔阵列;本发明的芯片利用图形化微线圈阵列形成梯度磁场,形成一些列无形的磁性颗粒牢笼,将磁性颗粒向中心吸引,磁性颗粒一旦进入磁场内部,若没有足够的力就无法使其脱离该磁场的束缚,提高了细胞图形化的效率,缩短细胞图形化的周期,同时使单细胞图形化操作步骤得到简化。

    六十六、一种正压型高通量单细胞图形化装置

    申请号:CN201210479268.9

    专利类型:授权发明

    发明人:尤政 | 任大海 | 王俊 | 夏亦秋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正压型高通量单细胞图形化装置。此装置由基底、图形化基片、密封性基片及图形化细胞悬浮液容器组成,图像化基片和细胞悬浮液压系统相对独立,能够同时将细胞悬浮液图形化多个基底,根据基底通孔阵列的尺寸不同,可以图形化不同种类的细胞,避免现有图形化装置只能一次性使用的缺陷;本装置采用细胞悬浮液自身的液压提供动力,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细胞图形化装置,更为重要的是,避免人工施压对细胞产生的损伤;能实现精确细胞个数的图形化,能保证每个孔中都图形化有细胞;可以实现细胞图形化自动化,无需人工操作;一次能够图形化上万个细胞,实现了高通量单细胞图形化。

    六十七、一种基于磁场过滤而形成高磁场梯度的单细胞图形化芯片

    申请号:CN201210479236.9

    专利类型:授权发明

    发明人:任大海 | 尤政 | 王俊 | 谢锦宇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生物微系统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磁场过滤而形成高磁场梯度的单细胞图形化芯片。此芯片由磁源、磁过滤器和生物兼容性修饰层依次层叠而成,其中磁过滤器为带小孔阵列的永磁体。本发明的芯片利用磁源和磁过滤器形成梯度很高的磁陷阱阵列,将磁性颗粒向陷阱中心吸引,磁性颗粒一旦进入磁场内部,若没有足够的力就无法使其脱离该磁场的束缚,而形成的单个磁陷阱大小与单个细胞直径大小接近,所以满足一个磁陷阱只吸引一个细胞,保证形成的细胞阵列为单细胞阵列。该发明提高了细胞图形化的效率,缩短细胞图形化的周期,最为突出的特点是该芯片的制作工艺非常简单。

    六十八、一种行驶行为安全评估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申请号:CN201711042718.7

    专利类型:授权发明

    发明人:姜涵 | 苏晓楠 | 李萌 | 马逢乐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驶行为安全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预存储道路路网数据,所述道路路网数据包括道路描述性数据和交叉口信号灯描述性数据;获取行驶状态数据,所述行驶状态数据包括行驶人ID、行驶时刻、地理位置、行驶速度和行驶加速度;根据行驶人距离交叉口的距离将行驶状态数据划分为交叉口数据和非交叉口数据;根据所述非交叉口数据、相应的道路路网数据对非交叉口行驶行为进行评估;根据所述交叉口数据、相应的道路路网数据和实时获取的交叉口信号灯状态数据对家插口行驶行为进行评估;根据前述评估结果计算行驶安全指数,本发明为对配送服务人员优化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

    六十九、一种振动方法测试斜拉桥索力时确定拉索基本频率的方法

    申请号:CN201110415379.9

    专利类型:授权发明

    发明人:赵作周 | 孙江波

    摘要:一种斜拉桥索力测试的综合频差方法,首先,读取被测索实测加速度时程的自功率频谱图中最高峰、次最高峰与第三高峰对应的三个频率值,分别为fi、fj、fk;然后,利用三个高峰对应频率值求得基频初值f;接着,确定各频率对应的可能阶次;最后,确定基本频率fv和索力T,本发明计算简单,按过程操作,不需要其他复杂的判断与处理过程,结果准确性提高,大大降低了索力测试中的技术难度,采用本发明更加高效,能节省数据分析处理时间,且降低了测试成本,经济性好。

    七十、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桥梁垮塌的视景仿真方法及系统

    申请号:CN201310034759.7

    专利类型:授权发明

    发明人:许镇 | 陆新征 | 任爱珠

    摘要: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桥梁垮塌的视景仿真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通过有限元分析获得桥梁垮塌的桥梁模型数据、桥梁变形数据和失效单元数据;根据桥梁模型数据建立真实感的桥梁视景模型;利用桥梁变形数据,实现回调机制的桥梁垮塌的变形动画;基于失效单元数据,建立了碎块的图形模型;根据碎块的图形模型,建立高效的碎块计算模型;通过碎块计算的数据实时更新碎块图形模型,形成碎块运动动画;将桥梁的变形动画和碎块的运动动画结合,形成完整的桥梁垮塌视景仿真过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桥梁垮塌视景仿真具有完整的碎块信息,弥补了有限元分析中失效单元造成的图形不完整,而且其视景仿真过程具有良好的真实感和实时性。

    七十一、复合材料拉挤型材薄板的隧道加固结构

    申请号:CN202120763364.0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发明人:冯鹏 | 孟鑫淼 | 周培钊 | 翟佳琪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拉挤型材薄板的隧道加固结构,包括薄板、端部锚杆和周向锚杆;薄板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拉挤型材薄板,薄板通过胶粘层在隧道内衬周向上铺贴固定在隧道内衬的表面上;端部锚杆和周向锚杆将薄板锚固在隧道内衬的表面上,其中,端部锚杆在隧道内衬周向上分布在薄板两端处,周向锚杆在隧道内衬周向上分布在薄板两端处的端部锚杆之间。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幅提高隧道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和承载能力,成本低,施工速度快。

    七十二、可提高结构综合抗倒塌能力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结构

    申请号:CN201821389585.0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发明人:冯鹏 | 强翰霖 | 杨培元 | 林红威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提高结构综合抗倒塌能力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结构,包括:多个立柱、设置于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结构顶部和底部的多组钢筋组件和梁中部腰筋,多组钢筋组件的每组钢筋组件设置于相邻立柱之间,每组钢筋组件中的的套筒变形释放装置位于或临近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结构在竖向载荷作用下的弯矩最小处。该结构在正常使用时,不会对安全性造成影响;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可在一定程度上使结构形成“强柱弱梁”的破坏模式,提高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同时在接近倒塌时,梁中承载力会二次上升,进一步提高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在爆炸等荷载作用下结构发生局部柱子失效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大结构的悬链线竖向拉结抗力,提高结构的防连续倒塌能力。

    七十三、一种利用高温水蒸气气化生物质制取氢气的方法及装置

    申请号:CN201310690269.2

    专利类型:授权发明

    发明人:李清海 | 张衍国 | 蒙爱红 | 田甜 | 朱轩豫

    摘要:一种利用高温水蒸气气化生物质制取氢气的方法及装置,属于生物质气化技术领域。它由高温气化反应器、多流体热交换器、H2分离器装置、燃气燃烧器、氢氧燃烧器等构成。气化需要的高温水蒸气来自纯O2和H2的燃烧,在反应器加热夹套中通入燃气燃烧维持反应器内的温度。氢氧燃烧器喷出的高温水蒸气的温度高于1600℃,高温气化反应器中的温度为1300~1500℃。排放烟气和合成气的废热通过多流体热交换器回收用于加热H2和O2,通过分离器装置将气化合成气分离为H2和燃气两部分。本气化装置具有:产氢率高、不需要催化剂、直接输出纯H2等特点。

    七十四、一种生物质气化催化重整制生物氢的装置及方法

    申请号:CN201410291071.1

    专利类型:授权发明

    发明人:李清海 | 张衍国 | 朱轩豫 | 古超

    摘要:一种生物质气化催化重整制生物氢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气化反应器、高温过滤器、高温裂解反应器、一级冷却器、再热器、脱硫反应器、催化重整反应器、二级冷却器和氢分离装置,在一级冷却器内布置有蒸汽发生器。高温过滤器的滤芯为烧结陶瓷,滤芯过滤孔径在2~10μm;脱硫反应器内采用ZnO作为脱硫剂,在催化重整反应器内使用Cu作为催化剂。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突出性效果:①由于采用了高温过滤器,气化产生的可燃气体洁净,避免了堵塞和粘结脱硫反应器、催化重整反应器;②利用自身热源产生催化重整所用蒸汽,系统紧凑合理;③一级冷却器和再热器相结合调节,可以准确控制进入脱硫反应器内的可燃气体温度;④催化剂成本低。

    七十五、一种器械设备的工作状态检测方法

    申请号:CN201410225173.3

    专利类型:授权发明

    发明人:殷明 | 闻立杰 | 王建民 | 查海平 | 刘英博 | 董子禾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器械设备的工作状态检测方法,属于机械工程和信息技术交叉领域。本发明首先获取器械设备的工作状态流程图作为既定流程,并得到其变迁紧邻关系集合TAR1,再从器械设备的指令集中提取变迁紧邻关系集合TAR2,最终通过TAR1和TAR2的相似性判断器械设备是否有异常状态,若相似度小于1-Φ(Φ为器械设备的工作状态可容忍异常阈值),则判定器械设备的工作状态异常,否则正常。本发明工作状态检测方法,指令和实际行为的对应比较简单,因此本方法的实现简单易行;本方法通过一般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在几秒钟内计算出结果,因此对于器械设备的工作状态检测,可以实时而且精确。本方法可以同时实现对多个器械设备工作状态的检测。

    七十六、一种多段重排由环己酮肟制备己内酰胺的系统及方法

    申请号:CN201110117090.9

    专利类型:授权发明

    发明人:张吉松 | 王凯 | 吕阳成 | 骆广生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有机化合物合成技术领域的一种多段重排由环己酮肟制备己内酰胺的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利用多个微混合器串联,多段实现贝克曼重排过程,在第一个微混合器中以6~30wt.%的发烟硫酸作为分散相,把环己酮肟溶解在惰性溶剂中作为连续相,两者混合并引发重排反应,在第2至4个的微混合器中与补加的环己酮肟溶液混合继续反应,相邻的两个微混合器间以管道串联连接。反应物料从最后一个微混合器流出后经管道熟化40-120s后送去水解反应,以分离惰性溶剂和己内酰胺。利用该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过程的安全性,避免循环操作,并大幅降低副产硫酸铵的产量。



    欢迎大家关注以上专利,如有合作意向,请于2025年4月26日前联系:ottip@tsinghua.edu.cn(邮件中标明“专利展示”咨询合作)

    -分享-